制度保障

运行机制

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制度保障-> 运行机制

机械实验中心采取跨学院、跨学科、跨行业共建共管的方式。机械实验中心的工作核心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和师生的科研实验提供场地与设备、制度、人员和建设运行经费保证。为此,中心制定并完善了相应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和落实监督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形成了责任分明、条理清晰的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以完善场地与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培育和运行经费保障四大基础支撑,为实验中心的教学质量保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和人员保障。

up_14385276506401963_0

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保障体系

教学实验中心以实验教学为工作重点,同时承担学生开放实验的任务,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学生创新为工作重点,同时承担学生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教学任务,两类实验室相互配合,完成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训练和工程应用研究创新实践。

1. 实验场地与设备管理

随着国家和学校各项经费的不断投入,实验中心设备不断增加,各实验中心场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创新研究环境,近几年来,实验中心以安全为主线,统一规划安排中心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统一规划学科实验室建设,以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为规划建设指南,整合调整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学科教学实验室,争取学校公共实验场地构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形成机械实验教学分中心,承担机械大类基本教学实验和与基本教学相关的开放实验,如下图所示。

up_14385277453272210_0

机械实验中心实验室构成

实验中心实行安全控制等级化:三个等级;实验人员、实验教师、安全员与物业联控;实验室准入制度。

实验中心实行场地分区模块化:根据功能分区,物理上分隔管理。

实验中心实行设备管理规范化、菜单化:设备档案齐整、维保年度规划;教师只需要点“菜单”就可以得到一条龙试验服务。

实验中心在学院的政策支持下,整合学院多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和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基纳入实验中心统一规划管理,给出专用整合实验场地,整合 和添置配套设备,构建了功能相对齐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整合教师专业工作实验室,组成了机械专业试验分中心,试验场地统一规划,实验中心统一运作管理可用于学生创新、研究的实验基地,同时承担专业综合与设计型教学实验,打通了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通道,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最真实的工程实践场景,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实验中心积极推进院系合作、校企联盟共建实验室,共享实验室,拓展实验中心的设施和空间,实验中心先后与中德工程学院共享了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与中德学院共建了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与德国科博斯来福临集团共建了同济-斯来福临高精度磨削实验室,与德国帕克公司共建了同济-帕克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室,与沈阳机床公司共建了同济-沈阳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等,院系联合、校企联合实现共同培养,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共同承担专业应用、创新实验和开放实验等教学内容。

2. 实验教学管理

机械实验中心建立教学基础资料和资源管理、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三大模块,实现实验教学由静态到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up_14385278337343517_0

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中心教学资料和资源基础管理成为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在学科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以规范实验教学内容,实施了实验室准入证和教师、实验中心和学院大楼物业三位一体的实验室使用和安保等措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高效使用。

围绕着实验教学计划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控制,以教学组长的形式定期召开实验中心教学研讨会,讨论实验教学方法,总结实验教学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鼓励实验教学轮岗,相互学习,以提高实验中心教师整体的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中心教学接受学校、学院和学生的实验教学检查和意见反馈,实验教学检查意见反馈和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成为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 教师队伍培育

为保障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机械实验中心建立了多渠道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育模式。

目前,参与实验教学的人员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本院理论课教师、研究人员,主要承担日常校内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实验教学内容的修订,参加实验中心的管理和建设指导工作,并参与部分实验教学工作;二是本院专职实验教师和校内、校外协同实验教学师资,主要包括与中德工程学院和中德学院联合实验室与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师、同济大学与联合共建实验室的企业工程师,参与指导实验教学工作;三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定期和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

机械实验中心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注重教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师队伍分层次、分重点培养。年轻人列席实验中心例会,培养他们从大局看问题,提高管理和规划能力。将年轻人的培养作为例会的一项内容关注(参见图5的实验中心例会记录表),老教师定期培训和对外交流,实施课程间教学轮岗辅导,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整体提升实验中心的教学质量。

实验中心实行中心例会定期化:一周一次,年轻人列席。

实验中心实行教研活动常态化:人员培训和日常教学由教学组长负责。

实验中心实行中心资料信息化:实验中心服务器。

实验中心实行人员考核数量化:每周重点工作任务单,任务明确,年终量化。

4. 运行经费保障

实验中心日常运行与建设经费主要由政府划拨经费、社会捐助经费、自筹经费和部分教师科研经费构成,保障实验教学的设备、场地、维修等建设和运行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政府划拨经费主要有211、985、中央级普通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社会捐助主要以共建实验室的联合奖励进的形式支持实验中心建设;教师科研经费主要以课题研究平台转化为实验教学平台的形式,成为实验教学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平台的主要资源补充。学校和学院常年划拨设设备维修和维护基金,实验中心日常运行资金,保证了实验教学设备状态良好,各种实验耗材及时补充等,形成实验中心运行经费常态保证体系。